近年,产业转移的市场风向被政府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从河南台前县一带发展起来的“扶贫车间”星火燎原,正在改变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归雁经济”领航农村发展方向,从农村留守人员中挖掘人口红利,产业发展倒逼技术下乡、资本涌入。伴随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扶贫车间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
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服务乡村振兴
10年前,周庆强、张春华夫妇在外做汽车配件生意,2008年,他们回到家乡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办起了农机发电机小作坊,到2014年,周庆强急需土地扩大规模时,台前县政府依政策帮助周庆强解决了厂房用地,还提供了政府贴息贷款和奖补资金。现在,这个就在村头的公司常年有20名左右贫困户在车间务工,2017年帮助8人脱贫。
在帮助一批像周庆强的创业者的过程中,台前县政府意识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的模式可以复制,而台前县有羽绒制品加工和汽车配件、相框等产业基础。于是,台前县就通过“扶贫车间”模式引导产业转移、返乡创业。2016年5月起,台前县仅用两个月时间,新建和改扩建扶贫车间124个,并使其迅速发挥扶贫效益。
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部分产业基础好的村会有10多个扶贫车间,这充分挖掘了农村人口红利,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被激活了,返乡创业者被激活了。”
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河南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说:“技术人才的回流是广泛开设扶贫车间过程中出现的可喜现象,同时,吸纳的农村就业群众也通过培训掌握了产业技能,车间里有了技术,会逐步创造更高的价值。”
“创业者群体性归来也没空着手,他们将投资的方向瞄向了农村。”台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侯召芳说,依托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以及政府各项资金的倾斜,扶贫车间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
因扶贫而起,改变农村生产生活
扶贫车间不局限在加工车间一种方式,还包括种植车间、养殖车间等多种方式。以河南濮阳市的台前县、清丰县、范县为例:台前县汽车配件、羽绒、相框产业基础好;清丰县依靠食用菌产业在农村广泛设立食用菌大棚;范县则莲藕产业基础较好。只要符合当地产业基础,企业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意向,群众能就近就业,均可通过扶贫车间模式加以引导。
71岁的李风田是河南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村民,她把自己家的3.3亩地全流转给了赵家村食用菌基地,1亩地一年能获得1540元土地流转费。前几年,李风田的手意外受伤,加上腰也不好,家里经济有点紧张,被评为贫困户。李风田说:“土地流转费比以前我们自己种庄稼收入还多,在这里打工,一天还能赚五六十元。”不久前,李风田家已经成功脱贫,儿子孙女都在外打工,家里刚刚还添置了小轿车。
扶贫车间不仅是脱贫的捷径,还不耽误持家。23岁的范闯是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乡虎头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2016年9月,他来这里上班时还是贫困户,如今他脱贫了。“父亲患病,弟弟在上学,自己人生大事要操持,我既不能外出务工,又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扶贫车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范闯说。
扶贫车间还当对标升级
环保门槛要死守,安全事故须严防。2017年河南省濮阳市因为环评不达标关停了14个扶贫车间。李金明说,扶贫车间因扶贫而起,但不能因扶贫而“开一个口子”,环评和消防等必须达标。
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是扶贫车间发展方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刚指出,扶贫车间多为来料加工、来单加工,缺乏完整产业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很多贴牌产品最终的销售价格比出厂价格高数十倍,建议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刘刚说。
专家还提醒,不能为建扶贫车间而建扶贫车间,必须在有一定产业基础,企业根据市场有扩大规模必要,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且农村群众有能力承担相关产业工作时,才能考虑开设扶贫车间。
基层干部还发现,一方面是企业及扶贫车间存在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大量家庭男性劳动力还要外出务工以赚得更多,这给企业和扶贫车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上档升级,才能给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