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晋大地的心脏地带,榆次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正书写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里,科技信息化如同璀璨星辰,引领着农业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七月流火之际,记者有幸踏足这片被誉为“三晋农业第一区”的土地,深入探访了榆次区四个乡镇、十六个村庄的现代农业发展现场,见证了“千万工程”在这片沃土上创造性的成功实践和丰硕成果!
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精心组织下,一场关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次区委书记张英杰的热情接待,让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榆次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视与期待。而区长张海荣的专访,更是让我对榆次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蓝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张区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农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在榆次区,我们深知现代农业务必要做到‘四化’即‘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智慧)数字化’和‘四效’即‘节本增效、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强基固本、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所在。”他的话语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对农业发展的深情厚谊。
榆次区,这个紧邻省城太原、坐拥山西大学城的区域,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热土。1318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5个镇、4个乡、9个街道、1个社服中心、208个行政村、75个社区星罗棋布,常住人口达95万之众。这里,农业农村基础扎实、产业兴旺、要素齐全,先后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庭院经济先行示范区等多项殊荣。如今,榆次区正以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科技兴农为抓手,以国家级产业强镇为目标,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全省晋城现场会以来,榆次区上下一心,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破解基层难题的金钥匙。区委总策划、部门全参与、乡乡见行动、村村有动作,共同绘制了一幅具有榆次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他们深入贯彻山西省委、晋中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工作原则,以高起点谋划布局、高标准推进实施为引领,走出了一条符合榆次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榆次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是首要任务。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科技兴农赋能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不可动摇的政治责任。他们通过先手谋划布局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全面释放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红线的稳固。同时,他们还明确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具体目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千万工程”的实践中,榆次区注重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他们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村庄划分为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和环境整治村三类进行创建。精品示范村按照“十有十能”的标准进行打造,力求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精益求精的水平;提档升级村则按照“六化”的标准进行提升,努力实现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局面;环境整治村则重点聚焦农村环境短板,通过“一拆三清一改”等措施进行全面整治。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产业发展方面,榆次区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四个万亩”园区(基地)建设为牵引,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行政村实现产业强镇、兴村、富民。从特色水果采摘园到绿色蔬菜产供销集散地,从本土种质基地到有机旱作示范基地,每一个园区(基地)都承载着榆次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念。同时,他们还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新青农、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举措的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乡镇层面,榆次区也推行了“四个一批”的举措。他们围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鼓励每个乡镇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新青农、发展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一些新农人主导下的新业态。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的业态和功能,也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榆次区深入实施“鱼菜共生”、“南果北种”等前沿“三新”技术,不仅为农业注入了科技活力,更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风尚。2月25日,区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盛大召开,汇聚了区、乡、村三级干部千余人,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1344”行动计划,聚焦乡村面貌、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四大核心领域,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打擂比武”、“赛马亮绩”热潮,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
在环境整治的战场上,该区精准布局,下好“先手棋”,力求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焕发无限魅力。针对农村环境存在的最急迫、最现实问题,他们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地方入手,动员百个单位、千名干部、万名党员深入基层,集中力量攻克“四堆十乱”难题。通过全域包联、县级统筹、以乡为战、以村为体的方式,纵深推进环境整治,每个乡镇均投入5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带动驻村企业积极出资出力,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共筹集社会资金800余万元,整治环境点位达3544处,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农村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拆建结合方面,他们针对城中村特别是大学城周边村乱搭乱建现象,果断启动拆违整治行动,并同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对有条件的村庄,协调电信运营商实施“弱电下地”工程,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为后续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绿化美化上,抢抓绿化黄金期,创新推进乡村绿化与苗木退耕的有效衔接,通过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的方式,推动榆次乡村振兴廊带提档升级,逐步实现全域绿化,让绿色成为乡村最动人的底色。
在乡村建设方面,该区高唱示范创建“重头戏”,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围绕“三类村”创建目标,坚持“一村一策、留住乡愁”的原则,今年重点打造14个精品示范村和30个提档升级村,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区乡村各美其美、百花齐放。注重农旅融合,持续擦亮“省城后花园”、“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金字招牌,对后沟、车辋等文旅型示范村进行精心规划,增加消费业态、完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乡村之美、享受田园之乐。同时,充分发挥驻村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清清苹果、恒茂、海玉、国泰中药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盘活资源资产、加快要素流通,形成村企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在产业兴旺方面,激活产村融合“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逐村盘资源、落项目、定盘子,敲定了总投资高达382亿元的179个重点项目,一产固投增幅持续保持在10%以上,为乡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聚焦产业链条延伸,以“千亿万亩”行动为抓手,瞄准打造千亿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目标,成功争取到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支持。高标准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积极引进壹泰科、千喜鹤等知名企业入驻,同时培育本土4个万亩种养园区和15条加工产业链,带动全区400余家加工企业扩规上档。2023年,全区农特产品销售额成功突破200亿元大关,乡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在塑造特色亮点方面,积极推动清清苹果、三郝农科等农旅项目提档升级,并重点打造了张胡休闲康养、北胡泰厚康养及产学研基地等新样板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巨大、前景广阔,还带动了所在村庄的全面发展。同时,支持14个新能源项目在乡村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特色鲜明、要素共融的产村发展新格局。在要素保障方面,在确保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联合建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开发专门信贷产品,加大对企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对多年未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收回再安排,累计置换、流转、盘活土地资源6000余亩,为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乡村治理方面,该区打好“主动仗”,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五动模式”——即党建带动、镇村推动、群众行动、乡贤主动、社会联动。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农村星级文明户”、“和美人家”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还广泛开展“赶会”、“大集”、“村BA”、“村晚”等主题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方面,以农村为主阵地全面铺开培育农村“法治带头人”,为乡村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重塑农村法治生态,筑牢“法律服务站”基石,榆次区积极引导各村落将依法信访融入村规民约之中,鼓励村民以法律为准绳,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构建起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乡村治理新风貌,持续推动全区信访工作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西郝村在这些方面工作做到典范引领的新跨越。
为强化责任落实,榆次区委、区政府将“千万工程”视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实施“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思想引领、统一规划部署、统一行动步调、统一考核标准。通过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凝聚起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共识与力量,形成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推进过程中,榆次区坚持“一把手”亲自挂帅,区、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强大执行力。24名区级领导深入一线,协调资源,督促进度,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同时,实施“项目化”管理,将“千万工程”细化为具体项目,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进度追踪、有成效评估。
资金保障方面,榆次区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汇聚各方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这一机制不仅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还激发了村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短评:就应该这样干
榆次区以先见之明之忧患意识为导向,从自身出发,强基固本,狠抓科技兴农赋能,数字强农。创造性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牢牢把饭碗抓在自己手里,自觉自愿从国家实际情况出发,负责任创造性开展三农工作!这样务实引领,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有序发展的举措值得各地科学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