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近年被提升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呼和浩特市有1009个村庄,农民100多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呼和浩特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步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一、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当今,呼市农民温饱、居安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轻松快乐。但“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有所抬头,缺乏进取心、创造性,市场经济和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不愿紧跟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另外,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及应用能力较差,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运用很不平衡,大多数人对新技术一知半解或茫然不知,生产经营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不会运用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二)主导产业规范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发挥效益不理想。主要产业的产、供、销衔接不到位。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差。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政府虽然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和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以及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品,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务输出工作需强化。
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农民要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发展,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给了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但农民能否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执行政策的人和农民自身的努力情况。作为政府应以服务农民群众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四大职能,用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手段为民谋利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超常规、追赶式、跳跃型的思路引导农民增收。作为农民应克服思想上的满、懒、散问题,增加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学习,更新知识,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过上富裕生活的信心,具备想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和魄力。
(二)在“多予少取”中增加农民收入。1、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集中力量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路、水、电和通讯建设步伐,改变客观条件落后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农村能源、农村公路、扶贫开发等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对中央的政策要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要逐一落实,兑现到农民手中。
(三)建立全方位助推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要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龙头、壮大基地,多成分、多层次兴办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国营、集体、私营、个体一齐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建设一批产值超千万元,生产能力上千吨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高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要本着自愿、多样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积极鼓励农民兴办合作社、农民协会组织等,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农民自己的利益联合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要使高效特色农产品实现增值增收,要走“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形成联结农户、龙头企业、市场与客户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合作双赢。
(四)加强对农民培训,让农民从自身的改变中增加收入。首先,加强基础教育,让农民子女多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至少掌握一门种、养业或其它技能,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提供各项服务。
(五)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科技含量。
1、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建立县级新品种示范基地。2、建立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技术示范基地。注重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3、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根据我市实际,制定了主要蔬菜作物技术标准,在重点产区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对指导农民调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例如土左旗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武川县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清水河杂粮高产创建示范片、公喇嘛及清水河园子湾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