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云老师的“呜嘟”演奏
快节奏的生活,有太多的压力。下班了,想扫去一天的疲惫,懒懒躺在沙发上,听着轻音乐,沉迷于自然之声:潺潺的溪流,欢快的鸟鸣,节奏的松涛,还有那雨点落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无一不是最美的声韵。
之所以喜欢自然之声韵,因为它可以让我烦躁的心安静,让混沌的头脑清晰,让疲惫的身体放松……偶然有次在视频上听乐器“呜嘟”的演奏,那自然之声,真是美妙动人,悦耳动听。细看演奏者竟是诗词楹联大家杨德云老师。巧了,在一次楹联大赛颁奖新闻发布会上,同台之人竟是杨德云老师。杨老师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他的诗词楹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演奏的乐器“呜嘟”,让笔者耳目一新,仰慕已久,所以彼此留了联系方式。
杨德云老师带着他制作的“尺八”参加第三届中国新农村建设论坛并即兴演奏
之后的日子,每当疲惫了,“呜嘟”所吹奏出来那种特有的自然之音,总滋润于心田,萦绕于脑海。一直在想,为什么用泥土做成的乐器“呜嘟”,所演奏出来的声韵,能与自然之韵如此完美的结合呢?就此事特地咨询杨德云老师。
据杨德云老师介绍,“呜嘟”属于土陶乐器,起源于上古时期。
中国古代乐器,以制作材料不同,分为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类,谓之八音。埙和“呜嘟”,均属于土类,由我国最早的乐器——泥哨发展而成。
古汉族乐器“吹机”
埙和“呜嘟”是吹奏乐器,根据不同的吹奏方式,吹奏乐器又分为开口吹和闭口吹两种。比如箫、笛,是开口吹乐器,唢呐、葫芦丝,是闭口吹乐器。埙是开口吹音孔的陶乐器,“呜嘟”是闭口吹哨口的陶乐器,曾被称为哨埙或者吹机。
杨德云老师呜嘟制作现场
1956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两枚距今6000多年的陶哨,它们用细泥捏成,据说是用来摹仿鸟的叫声,保存完整,经过考古学家和音乐家们考证,认为“哨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
杨德云老师制作的普及版呜嘟、埙
昆明也发现过前人烧制的埙和“呜嘟”,但古代的埙和“呜嘟”,只能吹出三五个音阶,而不便用于演奏。至使“呜嘟”成了小孩的玩具。
一直生活在昆明的杨德云老师,从小喜爱乐器,也经常自制乐器。除箫、笛、巴乌、葫芦丝外,也用陶制作埙和“呜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经常去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烧制其作品。他制作的埙和“呜嘟”,都是以八个手指按眼的八眼乐器,音阶排列合乎常规吹奏乐器的指法习惯。他还研制出不变指法能变调的演奏法,可演奏十三个自然音阶。他制作的“呜嘟”,已形成由大中小各种调式的系列。最小的“呜嘟”不但能演奏乐曲,还能吹出100多种鸟叫声。他发明的“和声呜嘟”,1996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1998年“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选拔赛”二等奖。杨德云老师不仅热心于各种发明创造,更是把平生精力都用在了教育事业上,而杨德云老师也因此被认定为昆明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杨德云老师制作的一系列呜嘟
听完相关介绍和了解有关“呜嘟”的资料后,笔者对这枚小小的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2016年正式跟着杨德云老师学习“呜嘟”及其它乐器的演奏技能、制作、教学等……
笔者教学相长的同时,也在杨德云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恶补各种乐理知识。因为他说过,没有乐理知识,不懂吹奏,就永远不可能学会制作出好的“呜嘟”。
杨德云老师给大家讲解“呜嘟”的发展历程
在近两年跟随杨老师的学习探索中,笔者深深感受到,看似简单的“呜嘟”,制作起来并没那么容易。工序复杂暂且不说,哪怕有一步出现半点差错,就不可能制作出一枚像样的“呜嘟”,更别提所有音阶都合格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呜嘟”走进学校互动现场
除了“呜嘟”,杨德云老师还研制其它古乐器,笔者尤为感兴趣的是杨德云老师制作的“尺八”。要说“呜嘟”出于自然之声韵,那么“尺八”就出于中国之禅韵,笔者以为“尺八”是最有禅意的乐器。但它演奏难度系数高,所以还只能在杨德云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在乐理的基础上继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