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升起,晴空万里,笔者再一次来到浙江宁波滕头村。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肩挑手提,改水造田,硬是把“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穷村子,改造成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几十年来“创新永不休”,勇立潮头、踏浪前行,一直走在乡村发展建设的前列,现在仍然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沐浴着和煦怡人的微风,徜徉在靓丽精美的村庄,不由得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应立足新形势,树立新理念,秉持国际视野,瞄准世界顶级做一流村庄,让更多的村庄站上国际化的舞台,构建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新格局。
做一流村庄适逢其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辉煌。新世纪初,我国GDP总量还排在第七位,后面基本上一年一跃,到2010年超过日本到第二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展望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也要进一步鼓舞斗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为。笔者曾看过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这样的村庄?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农业大国,虽然论平均我们还有差距,不能一下子都达到那样的水平,但是每个地方能不能有一两个村庄先做到那个样子?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大势所趋。对当下一些已经发展得很好的村庄来说,不光要盯住县里第一,也不要盯住市里第一,甚至不要盯住省里第一,去盯住全国第一、盯住世界第一,“瞄准世界顶级村庄,做中国一流村庄”。搞出自己的发展模式、自己的样式、自己的品牌来。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实现小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乡村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涌现出一大批走在前列的村庄。现在已经到时候了,特别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一定要有足够顶尖的、更为领先的村庄,勇立潮头,引领潮流,开创未来。
中国乡村这几十年的发展真可谓万马奔腾、高歌猛进。有的村庄开拓奋进、踏浪前行,一直走在前列;有的村庄则因为各种原因退步了、落后了,慢慢地销声匿迹;而这其中又有些村庄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实现了凤凰涅槃;还有更多的村庄乘势而起、后来居上,展现出新的面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系统地梳理总结,宣传弘扬先进的经验、成功的做法,带动乡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更上一层楼,实现全面振兴。
做一流村庄内涵丰富。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一流村庄?笔者曾对宁波一批发展最好的村庄进行走访调研,从总体面貌和本质特征上看,可以提炼概括为四个词,或者叫两句话:“整洁有序、优美典雅”。这四个词是并列关系,更是一个递进关系,由外而内、从物质到精神,越到后面越难,也越有成就。
首先是“整洁”。做不到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环境卫生、绿色生态,已经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流村庄的底色和标配,任何工作的思考、部署、实施,都不可或缺。没有一个村庄发展得很好,而面貌是“脏乱差”的。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村庄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路面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构建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体系、经济形态、运行机制。
然后是“有序”。既要外在的有序,如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运作等;又要内在的有序,如文明、和谐、团结、友爱等。既要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又要设置阶段性任务和实施计划。规划要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综合考虑本地的发展水平、历史沿革,地域特色、资源条件等,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要把村庄的公共设施、村民的住宅、村里的山林田地等一并规划好,把产业布局和村庄建设统一起来,体现村庄的整体风貌。营造主客共享、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方式,既有包括经济发展动力、历史文化内涵、文明和谐机制等里子,也有整洁美观,让人看了舒服、使人眼睛一亮的面子,打造生活居住、创新创业、养生养老的新空间,成为既保持传统乡村文明原真性,又开放兼收现代文明创造性的新型社区。
再是“优美”。村庄上档次、上水平,建筑精美、山水静美、花卉艳美。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村落环境、舒适的民宅、和谐的邻里关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乡村成为理想的生产场所和生活居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在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大自然节拍相吻合的生活节奏,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构成乡村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文化,真正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积淀了诸如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优秀传统,不断塑造和强化着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内化为行为准则,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最后是“典雅”。村庄散发着让人愉悦、使人流连的美感;村民焕发着朝气蓬勃、和蔼可亲的美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道德情操与综合素养,形成见贤思齐、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出生气勃勃、勇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既有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使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构建与一流村庄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精神面貌、文明素养、社会风范,形成天然质朴、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和平等友爱、古朴淳厚的村风民风,成为文明和谐村庄的典范。